百花齊放!2018年我國地方會展管理機構達102個!(上篇)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11-01 16:25來源:會展參考
《中國展覽指數報告》2018版于2019年9月一經發布,得到行業各界從業者的關注和鼓勵。《會展參考》開設的《系列分享》欄目,將報告四大主要部分的內容完整呈現,展現報告的數據圖表和分析結論。 本期看點 在本期分享中,我們呈現了《政府機構及政策篇》的內容。我們將在這一章節中對我國各地會展政府性機構及各地會展扶持政策進行匯總和統計。在會展機構部分,報告以 2015 年為時間節點,分別統計了 2015 年前后成立或有變更記錄的會展機構,以及至今為止所有成立的會展機構及其直屬機構情況,并以我國七大區域的統計形式進行直觀的呈現。其中,截至 2018 年 12 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設立的會展管理機構共計 102 個。華東地區會展管理機構最多,共計 36 個,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福建、安徽四地。其次是西南地區,共 19 個會展管理機構,其中四川占11 個。除了西北地區少于10 個以外,華南、華北、華中、東北地區數量均在 10 個左右。 在政策統計部分,本章節對全國各省、市區政府門戶、會展機構、行業協會的網站與信息平臺進行全面檢索,共收錄了 215 條地市級及以上的會展管理策略及扶持政策。報告對會展扶持政策的類型、資金扶持政策的補貼標準進行了全面解讀,并對所有獎勵扶持政策中展覽相關的具體資金扶持辦法進行了摘登。 由于該章節內容較多,我們將分為兩期將這一章節的全部內容完整展示。 第三章 政府機構及政策篇 本章節是對我國各地會展政府性機構及各地會展扶持政策的匯總與統計。在會展機構部分,報告以 2015 年為時間節點,分別統計了 2015 年前后成立或有變更記錄的會展機構,以及至今為止所有成立的會展機構及其直屬機構情況,并以我國七大區 域的統計形式進行直觀的呈現。需要強調的是,自 2018 年 3 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以來,各地方積極響應中央號召,進行地方機構改革,部分 省市的會展機構在未來將會有所調整。 在各地會展扶持政策部分,對全國各省、市區政府門戶、會展機構、行業協會的網 站與信息平臺進行全面檢索,共收錄了 215 條地市級及以上的會展管理策略及扶持政策。 一、區域分布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5 年至 2018 年年底,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新設立或有變 更記錄的地級市及以上(含部分縣級市)會展管理機構(僅限政府)共有 18 個,分 布在華東、華南、華中和東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會展管理機構數量最多,為8個;其次是華中地區,為 5 個。由此可見,近三年來,以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為代表的 政府,在依靠經濟領先地位以及地理位置優勢促進引導會展業發展的同時,也為會展 業發展規范化和資源統籌協調辦法管理做出更多決策。 圖 3-1? 2015 年后新成立 / 變更的會展管理機構地區分布
2015 年后成立的會展機構,大多與城市會展中心建設、大型會展行業活動的承 辦息息相關。浙江省和湖南省新設立的會展管理機構數量最多,均為 4 個。 湖南省 2015 年后成立會展機構的城市為張家界、益陽、懷化與郴州。浙江省杭 州市則在市級層面與區級層面均設立了會展相關主管部門。繼 2016 年杭州成功承接 G20 峰會后,杭州大型展覽、高端國際會議的數量激增。2018 年,杭州市西湖博覽會 組織委員會辦公室(杭州市發展會展業協調辦公室、杭州市世界休閑博覽會組織委員 會辦公室、杭州市大型活動辦公室)正式更名為杭州市發展會展業協調辦公室(杭州 市大型活動辦公室) ,擴大了其所轄職能范疇,提升了機構的整體協調能力。 海南省 2015 年新設立的會展機構數量僅次于浙江省與湖南省。此外,海南省也 是除浙江省之外,另一個2015年后成立了市級以下會展政府機構的省份。瓊海市(縣 級)繼 2016 年成立會展協會之后,2017 年初成立了會展局,以博鰲論壇年會與建設 自由貿易港(區)為契機,打造世界會議之都。瓊海也迎來了如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博鰲企業家論壇、世界醫療旅游與全球健康大會等大型品牌活動。
二、成立時間 從各地會展管理機構(僅限政府)成立時間分布上來看,2015 至 2018 年間,除 2016 年外,我國內地每年均有若干城市新成立或變更會展管理機構,其中 2017 年新 成立或變更的會展機構數量最多,高達9 個。2016 年雖然沒有會展機構正式成立, 但不可否認的是,2016 年是中國會展業的機遇之年,在這一年里,我國成功承辦了 G20 峰會,為會展業服務主場外交活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各地政府響應《關 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15 號),紛紛出臺相應會 展業發展規劃、促進辦法與資金扶持政策;多個城市緊鑼密鼓籌備成立會展管理機 構……這些都為 2017 年全新會展管理機構的集中成立做下了鋪墊。 圖 3-2? 2015 年后新成立 / 變更的會展管理機構成立時間分布
2015 年后 之會展管理機構 華中地區
東北地區
華南地區
(備注:[1] 會展辦于 2015 年之前歸屬市政府,2015 年 5 月劃歸到商務和糧食局。[2] 三亞商務局變更為三亞商務會展局) 華東地區
(備注:[1] 2012年,恢復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安徽省分會合肥支會建制(簡稱“市貿促會”);2015 年 7 月,市貿促會加掛市博覽局牌子。 [2] 杭州市發展會展業協調辦公室(杭州市大型活動辦公室)原為杭州市西湖博覽會組織 委員會辦公室(杭州市發展會展業協調辦公室、杭州市世界休閑博覽會組織委員會辦公室、 杭州市大型活動辦公室),2018 年 6 月變更。) 第二節? 2015年前成立的各地會展管理機構(僅限政府) 截至 2014 年年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會展管 理機構(僅限政府)有 84 個。除北京、甘肅、西藏外,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均設立了市級(及以上)會展管理機構。其中四川省成立的會展管理機構數量最多, 為 11 個;其次是山東省,為 10 個。 這些政府設立會展業主管機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會展辦、會展促進中心、會 展局或博覽局。會展辦設立情況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獨立設立,如長沙市;與商務廳 (局)合署辦公,如石家莊會展辦;與貿促會合署辦公,如南京會展辦。 這些城市的會展機構作為我國最早一批成立的會展主管部門,為早期會展業發展 引導了方向、規范了行業行為,為后續會展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意義。在會展業市場化運作的趨勢之下,政府機構的角色從主導者逐漸轉向了 引導者,而傳統會展主管機構也面臨著自我革新的挑戰。 從地區分布來看,華東地區成立的會展管理機構最多,數量為 28 個;西南地區 居第二,數量為19 個;東北、華北、華南數量均在8 個及以上;華中、西北數量均 為 5 個。華東地區具備天然沿海優勢和政策優勢,在會展業發展的早期發揮著不可替 代的引導、規范作用。以四川省、重慶市為首的西南地區因歷史上的工業內遷以及豐 富的自然資源,擁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據統計,四川省成立的會展管理機構在西 南地區占比近半,起到了領頭羊作用。 圖 3-3??2015 年前成立的會展管理機構地區分布
2015 年前 之會展管理機構 東北地區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東地區
華南地區
西北地區
西南地區
第三節? 2018 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會展管理機構分布一覽 ( 僅限政府 )
截至 2018 年 12 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設立的會展管理機構共計 102 個。華 東地區會展管理機構最多,共計 36 個,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福建、安徽四地。其次是西南地區,共 19 個會展管理機構,其中四川占11 個。除了西北地區少于10 個以外,華南、華北、華中、東北地區數量均在 10 個左右。整體而言,以 2015 年為 節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以及近幾年外交新領域“展會外交”的活動促進, 東部地區的會展管理機構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西部地區暫無變動。北京與廣州 兩大會展目的地暫無政府性會展機構。 圖 3-4? 截至 2018 年 12 月全國會展管理機構地區分布
第四節? 各地會展扶持政策匯集 隨著近年來會展業的高速發展,我國絕大部分省、市均有會展業專項政策出臺, 在不同程度上鼓勵城市通過發展會展業打造城市品牌、創新城市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本部分一共收錄了 215 條地市級以上的會展管理策略及扶持政策。除極個別城市 依舊在沿用較早期的政策之外,絕大多數城市都在2010 年之后新出臺或更新了會展業相關的扶持政策。本部分共有三類政策納入收集的范疇,從宏觀到具體分別是:第 一類,各省市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意見、加快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方向性 文件,此類文件為目的地城市奠定了發展會展業的基調,通常會后續跟進補充具體的 規劃與細則;第二類是各省、市、區級會展業“十三五”規劃、會展業發展“三年行 動計劃”等規劃文件,其中大多具體規劃了城市發展會展業的目標,以及主要的實施 路徑與會展業重點發展領域;第三類則是會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會展業發展獎勵補 助辦法等具體的扶持政策,這些通常也是展會主辦者最為關注的內容。 與此同時,許多城市將會展業發展寫入國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在這其中, 有 10 個省份、40 個城市在“十三五”規劃中有專門段落明確提出發展會展業的要求。在列表中,我們也對這一部分的“十三五”規劃進行了收錄。 一、區域分布 截至 2018 年 12 月,在收錄的 215 條地市級及以上的現行有效的會展管理策略及 扶持政策中,就頒布地區來看,約 1/3 的政策在華東地區,有 73 條;華北、華南、 西南地區均有 30 條左右;華中、西北地區均有 20 條左右;東北地區數量為 13 條。 圖 3-5? 截至 2018 年 12 月地市級及以上 會展管理及扶持政策區域分布情況(數量)
圖3-6?截至2018?年12?月地市級及以上 會展管理及扶持政策區域分布情況(占比)
二、時間分布 就頒布時間來看, 2015 年是國內會展扶持政策頒布數量的分水嶺。在2015 年前, 國內會展扶持政策頒布數量增長緩慢,每年頒布的政策數量均少于 10 條。自2015 年國 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 ﹞15 號),首 次全面系統提出展覽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以來,會展業得到了政府層面戰略性 的關注與政策管理支持,迎來蓬勃發展時期,大量的會展管理政策和扶持政策相繼出臺。據目前收錄的215 條政策統計顯示,2015 年至2018 年間頒布的各項會展扶持管理政策 占所有地市級及以上會展管理政策的近九成,其中 2016 年頒布數量最多,達74 條。 圖 3-7??截至 2018 年 12 月地市級及以上會展管理及扶持政策發布時間
三、政策類型 對統計范圍內的 215 條提及會展業發展的政策進行分類,從宏觀到具象可分為將 會展業寫入省、市、自治區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的政策、旅游業及服務業中提到會展 板塊的政策、各類促進會展業發展意見文件、會展業規劃及行動辦法、會展業管理辦 法、專項扶持政策及資金使用辦法,共六大類。 其中,各類促進會展業發展意見與具體會展業扶持政策或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兩類 政策頒布數量最多,均占 27%;會展業發展規劃及行動辦法的頒布則占到了 14%;在 旅游業、服務業等其他行業發展規劃中提及會展業占到 12%;將會展業寫入省(區、 市)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以及會展業活動管理、活動組織等相關管理辦法的政策數量 均占 10%。在上述提及的 215 條政策中,宏觀政策與具體落地政策占比各半,管理辦法類文 件相對較少。主管部門站在城市和產業高度來思考與謀劃會展發展,這將為會展業蓬 勃發展奠定良好的資金和政策基礎。 圖 3-8??截至 2018 年 12 月地市級及以上會展管理及扶持政策類型統計
會展扶持政策 東北
華北
華中
華東
( 備注 [1] :杭州市西湖博覽會組織委員會辦公室于 2018 年 6 月變更為杭州市發展會展業 協調辦公室) 華南
西北
西南
下期預告 在下期分享中,我們將繼續呈現《政府機構及政策篇》的其余內容。特別是將對全國各省、市區政府門戶、會展機構、行業協會的網站與信息平臺的215 條地市級及以上的會展管理策略及扶持政策完整呈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