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word會展私董會! ——聽大咖講會展項目價值評估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6-11-09 20:01來源:GFOA
受邀嘉賓 主持人 劉松萍: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會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大學教授 topic 1 展會項目評估的分享 劉松萍:首先,請各位在場嘉賓從自己的角度,談談展會項目評估過程中值得分享的地方。 劉邦輝:來之前從網上收集了順網科技的一些資料,今年6月,順網科技以5.75億元收購Chinajoy承辦方上海漢威信恒51%的控股權,我自己計算了下,PE倍數高達45倍,這背后就涉及到了并購退出的估值和包裝。 周建良:會展項目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社會價值體現在政府項目或行業協會展覽會對經濟轉型、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有些項目由于主辦權和承辦權的問題,是很難進行交易的,還有一些項目是私營企業的展會,產權清晰,可以通過交易轉化為現金流,這時候才會涉及到估值的問題。而在可交易的展覽項目中,又涉及到了價值和價格的區別。 陳旭:振威作為民營會展公司的一份子,對于展會并購確實做了一些動作,去年并購了一家搭建公司,今年并購了一家展會主辦方,綜合三年的利潤情況及產業前景,采用收益估值方法,以不超過10倍的PE值收購。在這個過程中,振威主要考慮的一是雙方的意愿,二是看被收購企業的主營業務或產品是否與振威展會產業鏈相融合。 王天東:PE倍數45倍是高還是低呢,市盈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通常來說,未上市企業、新三板上市企業、主板上市企業PE倍數都是不一樣的,其實這背后就涉及到了估值的邏輯問題。PE倍數高低一是取決于同期社會收益水平,二是取決于被投資項目和被并購項目的未來成長性。 劉松萍:在并購過程中,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只要有錢就能達成交易。其實,雙方更多考慮的是能否把項目做大做強,達到產業融合的目的,雙方在資源上能否形成互補。 topic 2 劉邦輝:剛才談到估值的問題,補充剛才順網科技的案例,我認為直接主板上市,可能估值越高。 周建良:實際上有兩種情況需要分別開來,是100%收購還是部分收購。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談倍數,因為倍數背后有很多變動的因素,比如稅前利潤率和未來增長率。在中國的展覽市場,只有展會超過10萬平方米,戰略投資者才有可能100%收購,而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展會面積都在5萬平方米以下,戰略投資者只會以50%或者60%收購。 陳旭:往往我們在談項目的時候,對方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說值多少錢。我們在談判的過程中,會讓對方了解我們的資源我們的優勢,對展會未來的發展做個三五年的規劃,我們合作后,展會會以一定的速度發展。這樣的話,合作起來會更加順暢。 王天東: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展覽會的價值問題,米奧蘭特定位為海外辦展,目前在9個國家辦展,明年新增伊朗和墨西哥,這些國家大多數是一帶一路中發展相對較好的國家,除了考慮商業價值外,確實有很大的社會價值,比如去產能,解決信息不對稱,促進外貿出口。另外,咱們今天談估值,分為兩種玩法,一種是行業內的玩法,另一種是資本市場的玩法。 張治:智展這個公司我個人經營了十幾年,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但是我們是做生意的人,應該要理性,合適的時候,就會把展會賣出去。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項目的持續發展,有資源的導入,如高質量的展商和采購商;二是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融合,如CRM管理系統等;三是對項目原有團隊的態度,能夠尊重原有團隊;四是在財務方面的透明;五是能夠共同發展。除此之外,還有多元化的發展。 劉松萍:我平時說的比較尖銳的是,展覽公司是拿著金飯碗在討飯吃。往往我們在看展覽價值的時候更多的注重展覽面積、專業觀眾等,為什么不看這個品牌展會對行業的貢獻。品牌展會是最先進的信息最先進的技術的集聚平臺,應該通過并購通過合作,把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嘉賓發言 topic 3 現場互動 陳琳:大家好,我是廣州市巴斯特會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琳,我想問的是收購的支付費用的交易方式及交易時間? 周建良:當面臨資產交易的時候,確保資產交割之后,一般都是支付50%-80的比例,所謂的資產交割,展覽會更多體現在業務合同的轉移(包括參展商、行業協會及展覽館)、員工合同、數據庫等,剩下的20%-50%是到展會的價值真正體現出來后才支付,賣方會通過重大事項變更條款來控制后續費用。如果是成立合資公司,在工商登記轉移到賣方后,會付50%-80%的股權,會計審計結束后,付另外的20%-50%。 嚴家斌:大家好,我是廣東愛展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家斌,我們公司作為線上會展服務的互聯網平臺,主要服務二三線城市的主辦方,現在我們在用線上參展商辦線下展覽會,咨詢各位,這種形式的平臺有沒有價值的評估? 劉邦輝:其實我們之前有涉及過這類業務,工商總局的網吧管理協議是我們幫忙起草的。會展這個行業呢,是延伸到很多行業的入口,所以我們在估值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落地可操作性。 鄭路逸:大家好,我是上海正路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鄭路逸,假設有一家新三板的上市企業,面臨退出的情況,請問并購退出比起上市退出,更多考慮哪些技術層面的操作? 王天東:2014年底時候,新三板很熱,大家都認為新三板要爆發,我估計后來80%的都失敗了,這不是怎么選的問題,但如果業績穩定,有市場空間,你想退出也是挺好的,對于新三板的投資人就是PE機構來講,在并購退出的時候,更應該注意協議的簽訂,向專業機構咨詢,怎么更大程度保護自己。 朱立文:大家好,我是亞洲財富論壇秘書長朱立文,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假設有一個借殼的上市公司,跟會展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預計19年主板上市。您怎么看待這個事情? 周建良:展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發展緩慢,通過殼資源進去,如果這個展會有非常優質的資源,我覺得風險會比較大。 如果買方的人和賣方的人在合資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后悔成立了這個合資公司,比如環博會及涂料展,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解決? 陳旭:買方既然花了錢買你的項目,肯定會有業績要求的,如果不達標的話,可能不會全額支付尾款,另外,賣方如果覺得賣虧了,是可以得到補償的。 張治:作為賣方,我認為環博會和涂料展是實現了雙贏的,對于預期應該前期做好充分的估計,嚴格按照游戲規則來,出現什么結果還是應該按照約定的來承擔。 劉松萍:我們做私董會的初衷一是想在會展資本市場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二是在并購領域中,對會展項目的價值有一個多元化的評估,三是在做資本運作和項目的時候,運用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非常感謝各位嘉賓以及在場的各位聽眾對私董會的支持。
現場提問 topic 4 會展頻道現場采訪 會后,廣東廣播電視臺會展頻道對各位嘉賓進行了采訪,各位嘉賓對私董會主題作了延伸的評論,對私董會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與意見,希望私董會未來能夠加強會展業與其余行業的融合。
劉松萍女士接受采訪
劉邦輝先生接受采訪
周建良先生接受采訪
張治先生接受采訪 編者按 ● 第一期:品牌展覽走出去 ● 第二期:亞洲博聞助力中國會展業發展 ● 第三期:會展營銷CRM管理實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