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對于初創品牌企業而言,會展是你唯一出路。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6-18 14:52來源:地生之窗 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平凡。對于生產型企業而言,訂單是企業的命脈。有訂單企業就能生存發展,沒有訂單企業隨時都可能面臨倒閉。世界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市場供求矛盾之間早已發生變化,供大于求的市場情況將再今后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庫存為王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訂單驅動型將在今后一段時間長期存在。生產型企業訂單的來源有很多種,就其效率和成本而言,參展是獲取訂單的最重要的路徑。因此,對于初創品牌企業,尤其是研發生產型和加工生產型企業,用好會展這把鑰匙十分重要。本文就此展開論述會展經濟對初創型品牌企業的重要性。
會展經濟其本質而言就是會展營銷 會展經濟其本質而言就是會展營銷,企業參展不單純是為了賣產品,之前我寫的《參展的目的》一文已經表明一個觀點,參展即是招商。那么,今天我再闡述一個觀點,會展經濟其實質就是會展營銷,參展,即是營銷。為什么這么說呢?請看下文的分析。 (1)會展營銷的營是什么? 企業的生產過程,其實是一個營銷的過程。在此,需要強調的是:營銷不等同于銷售,如果把營銷看成簡單的銷售那就狹隘了。營是什么?銷又是什么?營是經營,銷是銷售。經營企業包括了很多方面:場地租金、設備投入、材料成本、人員工資、辦公耗材、管理費用等。每一項都制約著企業的發展。管理企業就是在開源節流的過程;收入多了,費用少了,利潤就高。如何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大限度降低費用呢,充分發揮會展的作用,可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舉例說明:
(某傳統生產型企業各項費用的占比)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該生產型企業的費用第一的是制造費用,占比為33%;排在第二的是工資及福利,占了23.32%,管理費用占了17.28%。如果我們把人員工資+管理費用加起來,占比達到40.6%。占了一個企業經營成分的四成多,而這塊恰恰是變動費用,是可以控制的。假如我們通過參展,將運營費用減低10個百分點,企業的利潤就多了10個百分點。以初創型中小企業為例,假如你的企業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毛利20%,費用成本800萬元,降低10個百分點的費用,毛利就多80萬元。拿省下來的80萬元的50%的費用參展,40萬元,拿36方的展位,可以參加春秋兩季的兩屆展會。 一年兩屆展會,如果每屆展會能接到200萬的訂單,兩屆展會就是400萬的訂單。400萬的訂單,相當于半年的業務都不用老板愁了;根據阿米巴管理核心思想成本管控,400萬的訂單,如果按照傳統的業務員來做,你至少得多招2名業務員,按照目前市場薪酬計算,養一個業務員的成本至少在10-12萬之間。兩個業務你至少得多增加20萬的費用成本。當然,參展你還會接到一些潛在客戶,今天不給你做生意,遲早會給你做生意的。一屆展會的潛在客戶再給你帶來100萬的訂單不是不可能的。這樣以來,里外里參加展會每年至少給你節約了100萬的費用。而這100萬省下來就是你的利潤。這就是為什么說會展經濟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西方國家會展對實體經濟的拉動系數為1∶9或以上,亞洲區的新加坡更高達1∶10,我們中國會展業對實體經濟的拉動系數至少在1:6以上。會展業因而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亮點,越來越受到各地政府商界重視和投入。
其次,展會是你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展會上云集的都是你所在行業最前沿科技以及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走出來路越走越寬,閉關自守死路一條。尤其是對初創型企業而言,開公司前三年一般都是在交學費的,搞不好門道你的摸不清,如果你不到展會上走一走看一看,你不會體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不知道你的產品與行業的先進水平間差距有多大。所以,會展是縮小與同行業高水平差距間的最好平臺。學習人家優勢,取長補短,你的產品會越做越好,企業越做越大。 再次,會展是一個大平臺,這個平臺匯集了一個行業甚至延伸到相關行業的全產品鏈和供應鏈。除了參展你可以在展會上尋找最優質的供應商合作伙伴,誰的好就與誰合作,1+1大于2,甚至能達到大于3。會展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互流互通簡單直接到達最后一公里。消除了中間的重重壁壘,加上互聯網+的運用,讓資訊在第一時間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度。只要你的產品好,世界客商都會找到你。這才是真正意思上的經營。 一個小小的展會,可以解決您銷售的問題、養人難的問題、產品缺陷的問題、滯銷的問題、供應鏈的問題、經營管理的問題、經營成本的問題。還能指引您不斷創新,生產更多市場青睞的產品。您說你不是贏是什么呢?所以,會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營之道。
(2)會展營銷的銷又指的是什么? 我在《參展的目的》一文中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參展即為展商。那么會展營銷其實在銷的過程中遠遠不止招商。 銷的另外一層含義是擴大影響力。影響力即為品牌效益。無論是產品品牌本身的影響力還是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都是影響力的一種表現。我們知道,中小型企業很難支付巨額廣告費請明星代言。能用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實為上策。會展剛好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參展,大型一點的展會都有門檻,有準入制度。像光亞展、建博會等很多企業想參展連展位都拿不到。什么原因呢,就是展會的準入制度把你擋在了外面。因為展會的影響力在與日俱增,內地的展會很多都設有內商和外商展區,能參展的企業已經不在局限于國內企業間的較量,早就演變成國際間的競爭。你行就和國外的競爭對手掰掰手腕。從這個意義上講,參展的更高一層意義就是提升品牌影響力。影響力是無形的,無法拿金錢來衡量。 嚴格意義上說,世界杯也屬于會展范疇,世界杯經濟屬于會展經濟。世界杯除了32支國家足球對的同臺較量外,更是世界級企業的一場經濟PK。四年一屆的世界杯其影響力是任何賽事都無法媲美的。世界杯對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到達了極限。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成就了可口可樂。從哪之日起,世界杯就成為企業贊助的寵兒。正在俄羅斯舉辦的第21屆世界杯,匯集了7家中國企業贊助——包括萬達、蒙牛、海信、vivo、雅迪、帝牌以及指點藝境。本屆世界杯中國企業贊助金額高達8.35億美元,超過美國的4億美元,遠超東道主俄羅斯的8400萬美元。其中作為頂級贊助商之一的萬達,贊助費更是高達驚人的2.5億美元。
世界杯讓商業巨頭們趨之若鶩,說明會展經濟是一個大磁場,對實體經濟的吸引經過平臺的吸收推動,讓企業品牌價值達到無限延伸。作為初創型中小企業而言,更應該利用好會展對于企業自身的品牌塑造,實現效益和品牌的雙豐收。 (3)延伸閱讀,會展經濟的魅力。 全國展覽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與中國經濟的回穩升溫相輔相成。 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2017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2017 年,中國經濟貿易展覽總數達 10,358 場,展覽總面積為 14,285 萬平方米,較2016 年分別增長 4.7%和 9.3%。全年凈增展覽 466 場、展覽總面積 1210 萬平方米。按地區排名前十在省份城市為:廣東、上海、山東、江蘇、重慶、四川、浙江、遼寧、北京、福建。 展館數量繼續增加,大型化和向中小城市擴散的趨勢明顯。 2017 年,全國投入使用的展覽場館達 348 座,較 2016 年新增 32 個,增長 10.12%。其室內可供展覽總面積為 1187.99 萬平方米,較 2016 年增加 187.29 萬平方米,增長 18.71%。2017 年,全國有 15 座展覽場館在建,其室內可供展覽總面積達 195.31 萬平方米;另有 6 座展覽場館已納入規劃待建。其中,總投資 198 億元、室內可供展覽面積 50 萬平方米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之后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會展場館。 中國機構境外自辦展砥礪前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分量加大。 自 2015 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逐漸成為中國境外自主辦展的熱門舉辦地。2017 年,中國機構在境外自主舉辦的 123 場展覽中,有 71 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占 57.72%;展覽總面積 51 萬平方米,占中國境外自主辦展展覽總面積的 61%。 2017 年,中國境外辦展主辦機構共 36 家。其中,行政機構 10 家 ,商會、協會 14 家,企業 12 家。在企業中,國有企業 11 家,民營企業 1 家(米奧蘭特國際會展)。在 36 家機構中,辦展數量列前的十家機構總共辦展 82 場,展覽總面積 67.5 萬平方米,分別占境外自主辦展總數的 66.67%和展覽總面積的 80.74%。 市場競爭激發活力,企業上市步伐堅實。 全國從業展覽的企業有 2 萬余家。其中,組展企業 0.5 萬余家,展覽工程、展覽場館及 其他展覽服務企業 1.5 萬余家。上海、廣州、北京的展覽企業數量均在千家以上。2017 年,在國內上市的展覽企業累計 29 家,較 2016 年增加 5 家。在上市公司中,主板上市公司 2 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27 家。公司注冊地在北京的 10 家,在上海、深圳的各 3 家,在廣州、天津、杭州、武漢的各 2 家,在太原、大連、蘇州、常州、東莞的各 1 家。這些公司 2017 年營業收入總額超過 40 億元人民幣。 會展教育規模擴大,人才培養廣受重視。 2017 年,全國 29 個省(區、市)的 79 個城市共有 336 所高等院校開設會展管理或會展策劃專業。其中,本科院校 116 所,專科院校 220 所。從高等院校分布看,廣州 23 所、上海 2所、北京 17 所分列前三。預計全國高等院校會展專業在校生人數在 5 萬人左右,專職教師近 2000 人,每年畢業生在 1 萬人以上。全國會展研究機構 21 個,其中,14 個設立于大專院校。 根據《2017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對采集到的經貿類4000余個展覽會議數據分析,行業分布所占比例如下:
卷尾語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行文至此,終將落筆。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當下,是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轉產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年。面對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環保的高壓態勢,是留個每一個老板的重大課題。希望這篇推送能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老板們看到,認識到會展經濟對于初創型品牌企業的重要性,體會到會展經濟真正魅力,不論你是展覽,還是會議。運用好會展經濟對實體經濟拉動效應,讓自己的企業從容過度,轉型升級,做強做大。這也是地生提筆撰文最大的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