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找不到展臺,這事正常嗎?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8-07 10:58來源:會展經濟學 觀眾找不到展臺,第一個原因,說白了就是亂。 因為你排列的展位號沒啥規律,也沒考慮好人流的動向,更沒有做展館導航APP,無力為觀眾提供準確的展臺位置訊息,不是缺乏經驗就是沒有用心去做。 有些主辦單位,就不重視觀眾的體驗,知道了也不去做,雖然一時也許得到了一些經濟效益增長,但是最終市場里的觀眾不會買你的帳。
觀眾找不到展臺,第一個原因,說白了就是亂。主辦單位的運營工作流程不明確、責任或權限不確定、目標不清晰、執行力不好、多頭管理讓誰也不愿承擔責任等等。 不過這只是其中的一些內部原因,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有些會展企業認為讓觀眾在展館內多轉轉可以提升展會現場的人氣,因此不再進行這方面的服務提升,也同時可以節省一部分花費。 大部分國內的展會都沒有從實質上重視觀眾體驗以及是不是讓觀眾方便地找到展位。一句話,因為觀眾對此也不怎么投訴,但我相信他們心里有數。 主辦單位的運營工作混亂,甚至倡導讓觀眾在展館內多轉轉可以提升展會現場的人氣,這些我們當然不能學。運營部門,是最重要的現場服務部門,全球會展業發展到今天,德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會展業頭號強國,核心原因是德國建立了一整套提升參展商、觀眾服務和體驗的專業方法,而其基礎正是大家都知道的,以人為本的服務方式。 如果你花了錢來參觀展會,但是感覺自己的訴求沒有人重視,比如交通不方便、各館的展覽內容不明了、想去的展臺很難找到、休息時沒有坐的地方等等,你肯定不開心,觀眾服務就是這樣,需要以人為本,所以道理就是這樣。
有些主辦單位呢,就不重視觀眾的體驗,知道了也不去做,雖然一時也許得到了一些經濟效益增長,但是最終市場里的觀眾不會買你的帳。因為習慣了忽悠別人的人,到最后其實就是忽悠了自己。
主辦單位若是習慣于有讓觀眾在展館里多轉轉的思想,就不會去尊重和重視這些觀眾,這些觀眾也就失去了下次繼續參觀這個展會的動力。而做好觀眾體驗或服務才是展會持續增長的核心要素。 再說,運營工作總是做不好也會有參展商投訴你。我們要吸取這些教訓,這些不重視觀眾體驗的做法,我們都應該及時改正。
我們可以學習上海國際水展什么? 這個展會的有些方面,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我們知道展位號一般是這樣表示的:館號+樓層號+通道號+展位序號,在分配展位時,在同一個館的同一個樓層和通道中,請按照順序排列展位號,如4.2A001展位,旁邊應該是4.2A002,接下來是4.2A003,如此分配,使之按數字排列下來,形成規律,并減少不規律的展位號發生頻率。 還有關于觀眾流動規律的問題,總體來看可能是毫無規律可循的,但具體來看,還是有一些規律可以借鑒的。通過上海國際水展,比如筆者注意到,觀眾進館時,大多數人習慣于向左轉參觀,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是普遍規律,又如大部分觀眾走路時會隨波逐流,也就是隨著人群走,自然形成了一條參觀線路。所以展會主辦單位順應這種規律,在相關的入口、通道或十字路口設置標識,并安排實習人員作為觀眾指引,以避免觀眾多走彎路。如對此有興趣,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觀眾流動規律性的問題。 展館導航APP的投放使用,觀眾只要掃一下二維碼,無需下載,手機登陸后即可在線查詢你想去的展臺最近路線。操作簡便,清晰易懂,提升了觀眾的體驗感。
為什么有些展會不重視這些呢?難道是他們不覺得這很重要嗎?當然知道。但因為你排列的展位號沒啥規律,也沒考慮好人流的動向,更沒有做展館導航APP,無力為觀眾提供準確的展臺位置訊息,不是缺乏經驗就是沒有用心去做。 只要我們把觀眾體驗重視起來,通過更為人性化的觀眾服務,讓觀眾買你的帳,以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參展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也是我們應該長期為之努力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