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想用心做會展了!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9-11 10:09來源:盟軒會展 因為一直熱愛會展業,特別是會展營銷的工作,我需要經常和會展界的朋友們溝通經驗。比如上周的“會展項目經理養成記”,當我想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溝通時,卻有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很喜歡這篇文章,我回頭想了想,其實寫東西還是要回到本質:你寫的東西能不能給人觸動。我心里一直想的是,是不是有好的文章內容和大家分享,大家對本職工作的態度,積極性,個人的修養,良好的情緒管理就決定了整個中國會展業樣子的人,所以大家一起加油!
我們國家的會展業優勢在哪里?在于多,展館多,展會數量多,整體參展商和專業觀眾也多;在于大,展館面積大,展會規模也大。那我們的力量在哪里,是在一起和稀泥,一起賺錢嗎? 德國人說,“用專業化的思維模式,以及立足本土之優勢,讓展會內容與時俱進。”我的思維有點像德國人,我們到底要怎么做,大家在招聘選人進入崗位的時候,員工的工作質量決定了你們會展的質量,你們會展的質量決定了整個中國會展的質量。 會展是國際性的,我覺得在技術上,在經驗上是能夠互相交流的,我們可以模仿別人,但一定要加以改良。我的理解是,目前我國以部分區域優先發展會展業的思維是正確的,而且在此區域內還可以建立一個會展產業園區或主題,除了會展業的主辦單位以外,再整合其上游和下游的優質企業,形成在此區域內的完整產業鏈,既有競爭,又能互相依存、互相支撐,優勝劣汰,形成良性循環,還是需要回歸會展的本質。 回歸利益共同體的本質,回歸信息與價值共享的本質,發揮會展社交屬性的本質,也應體現會展深耕于產業的本質。還有一點,就是如何將實體會展與虛擬會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比如,雙線會展平臺,一場展會、兩種舉辦、兩種參與、兩種運營、兩種體驗、兩種服務和雙向賦能。這種結合可以讓項目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客戶群體。 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要打造成“6+365”天的展覽會(線下6天+線上365天),這是中央借此機會對雙線會展創新模式的最好推動和引領。雙線模式或者說會展數字化是會展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非常喜歡會展,每一次的工作任務我都盡可能使出混身解數。小小的一個任務,把三個人的工作任務安排好,把三個人的工作步驟安排好、加上幾個時間節點,就是做事情的態度,也是一種積極的精神,體現了工作的細節,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會大大的不一樣,也往往超乎你的想像。 我后來自創了一個方法,將我的所有客戶名單進行歸類,比如說用紅色標識過的客戶,必須要在24小時之內溝通到位,也就是讓客戶能夠深入了解我們的展會,或者解答客戶早前提出的一些疑問,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如果是黃色的可以在48小時內溝通到位,藍色的72小時,這些都是重要且緊急的客戶案例,其它的就統統標為綠色,后續視跟進情況再調整顏色。這樣下來,一目了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種方法還可以應用在會展市場工作,比如說觀眾分類,或者運營的工作,比如說運營先后順序的安排等方方面面。這就體現了你是不是在用心做事情,用心的人往往能夠看到更多的細節,并將這些細節體現在工作的流程里,提升效率,為公司降低成本。 這些在書本上往往是學不到的,有的人在面試時將自己用過的一次性水杯帶走而受到面試官的青睞;有的銷售人員因為贈送給了一份客戶心儀的禮物而獲得大的訂單;有的銷售人員從不忘記客戶的生日并為客戶送上生日祝福;有的展臺搭建企業總是力求能讓搭建出來的實際效果和設計圖效果還原度高度統一。大家在工作中,建議要重視細節,并能全面、客觀地考慮所有的狀況和問題,這樣做出來的決定往往趨于完美,更容易達成目標。
所以,請今天就告訴自己,“喂,你還在等什么,我想用心做會展了!”還是那句話: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