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滯漲” 該當如何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9-22 16:58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滯漲”是經濟學名詞。簡單講,就是經濟增長停滯,但物價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對于宏觀經濟而言,“滯漲”是麻煩事。在中美貿易戰以及國內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媒體記者問發布8月經濟數據的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中國經濟是否陷入滯漲。發言人毛盛勇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平穩、走勢穩中向好,除蔬菜、豬肉等食品價格因災害、疫情因素出現階段性上漲外,非食品類產品價格上漲溫和,因而不會出現滯漲。 項目“滯漲” 意涵如是 我將“滯漲”用于評論展覽項目,并非顯擺經濟學知識,而是覺得用“滯漲”形容陷入困境的展覽項目,既貼切又傳神。 陷入困境的展覽項目,其基本狀態是:營業收入不增長或負增長(包括增長速度大幅減緩),而營業成本持續上升,且剛性成本與柔性成本并駕齊漲,漲幅攀高。這種情形當然是“滯漲”! 成本上漲 勢所必然 先來分析“漲”。 展覽項目的營業成本一直是看漲的。 在主辦方外部,展館租金及其現場服務費,只漲不降;營銷費用(包括整合主辦資源——商請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加持展覽)只增不減。 在主辦方內部,人力成本只升不降。不給工資、只發提成的時代早已結束。高提成、低工資的薪酬制度越來越行不通了。而社保開支不可或缺,企業負擔逐漸加重 (展覽業女性員工較多,企業負擔的生育成本不少)。 營收難增 原因多多 展覽項目陷入困境大體有三種情況: 一是,市場需求萎縮,項目營收節節下滑,難以為繼。 二是,市場存在,且需求升級,但主辦方經營能力落后,不能與時俱進,以致項目營收增長緩慢,甚至徘徊。 三是,同主題項目之間競爭加劇,弱勢主辦方慘淡經營,項目營收增長乏術。 此外,項目營收增速低于通貨增速,長此以往實為負增長。
總而言之,在營收難增的情況下,成本有增無減,項目就“滯漲”了。 審時度勢 應對“滯漲” 對陷入“滯漲”的展覽項目,主辦方應審時度勢,主動應對。 如系需求萎縮,市場不再,就應放棄項目,停辦止損。曾經大火的房產展,現已不見蹤影,就是例證。但若退卻猶疑,則會加劇虧損,傷及主辦方根本。 如主辦方因自身問題不能適應外部市場變化,包括不能應對競爭,那就坦然認命,不要怨天尤人。 總的看,因主辦方自身問題令項目“滯漲”的較為多見。如何消解“滯漲”,需要主辦方找準問題,對癥下藥,自我診療,通過強身健體突破發展瓶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