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學子,何去何從?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6-22 10:08來源:2018年第11期《中國會展》雜志 畢 業 季 6月, 與酷熱和夏天一起到來的, 還有畢業季。 會展專業的莘莘學子, 在即將畢業之際, 對會展專業的教育、實習、職業規劃, 有諸多困惑和迷茫, 本文為會展專業的學生答疑解惑。
會展專業教育給學生帶來哪些方面的競爭力? 自2000年中國會展教育落地生根,會展專業教育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相比其他行業,會展行業是一個更加注重實踐的行業,確實需要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工作者,但理論指導實踐也尤為重要,實踐離不開理論知識的學習。高學歷的同學其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更加深入,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相對更強。同時,高學歷的同學競爭優勢明顯,步入企業的平臺相對更高,工作的可選擇性、成長空間、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以海南大學為例,會展專業開設了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會展市場營銷、會展管理信息系統、展示空間與設計、活動管理原理與實務等 16 門核心課程(見下圖),基本圍繞會展項目策劃、組織、管理、營銷、文案等方面來開設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及策劃執行能力。在專業特色課程中充分考慮會展產業的會、展、節、演、賽等多種業態,設置婚慶策劃與管理、賽事策劃與管理等課程,將文創策劃這一課程納入了 2017 級會展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當中。除此之外,還結合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因地制宜地設置海南會展產業研究專題、會議目的地品牌塑造研討、海南會展業精英講壇、會展前沿問題等特色課程。
小麗認為海南大學的會展專業教學更偏向于營銷和策劃,以上課程培養了她的展會活動思維、溝通表達、實操經驗、文案寫作等能力。 南開大學的小薇在大一至大三期間分別學習了會展概論、會展政策與法規、節事策劃與管理、會議策劃與管理、會展服務運營管理、會展風險評估與管理、展覽策劃與管理、會展專業英語等專業課,她認為這些課程讓她從理論層面上具備了舉辦會展相關活動的思維邏輯性、系統性和嚴謹性,形成了一定的項目管理能力和統籌能力。 每個學校都有基于學校特點而打造的特色教學體系,例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就是搭建了外語特長下的會展教育特色體系。北二外的會展專業教育開始于2004年,目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會展專業本科生大約有55-58人,學碩研究生5、6人,專碩3-5人。其會展專業教育以國際化和厚基礎為特點。其中,國際化表現在學生參加各種國際會展交流會、老師也均具有留學國外的教育背景和外語見長的學生特色。而厚基礎體現在北二外實行復合型教育,不刻意突出會展專業特殊性,實現綜合性強、全方位人才知識的夯實。厚基礎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就是先進性普適性的基礎教育,將“會展營銷”課程替換為“市場營銷”,將“會展經濟學”替換為“宏觀經濟學”,將“會展文案”課程替換為“英語寫作”等等,在教學的進程中,根據會展業態的發展開設會展、會議、賽事等跟產業相關的課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許忠偉表示,反對不注重特點階段,而將所有技能知識的學習都放在學校學習的階段。鼓勵將會展專業的基本原理知識放到自己所從事的具體事務中,以會展業思維和方法開展各項工作,因為會展業本質上是人與人的溝通,這適用于大部分工作環境。 會展業能容納多少會展畢業生? 目前,中國有幾百所學校每年不斷地輸出會展專業的學生,而會展業對迎接畢業生的承載能力和會展應屆生志愿從事會展業的人數究竟有多少?
據耿松濤老師介紹,目前海南大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只有三屆畢業生,但是近年來,海南大學會展專業生源質量較高,學生來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江西、浙江、福建、貴州、四川、云南、安徽、內蒙古、海南等全國 10 余省、自治區。錄取線全部都在一本線以上,部分省如河南、山東等近幾年甚至高出一本線 30 分以上。此外,第一志愿報名會展專業的學生也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可以看出,就海南大學而言,每年考研的人數在不斷上升,更多的會展專業學生選擇繼續接受教育,希望在更高的平臺的進行學習。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就業的學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然而據海南大學小麗介紹,周圍的大部分同學并沒有選擇專業的會展公司,在專業會展公司就業的5人,與會展相關的工作有5人,其他的同學大多從事教育和投資崗位工作。 另外,以北二外2017年畢業生為例,經貿與會展學院2017屆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40多名,簽約率達46%,出國率36%,考研占比7%,考研的學生中,部分學生選擇了金融、保險、哲學、教育學等專業;而就業的25個學生中,只有超過五分之一的畢業生在專業會展企業工作,其中不乏勵展博覽集團、英富曼會展等知名企業。 眾所周知,會展行業是一個以實踐論英雄的行業,奉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初入職場的小白都是從打電話進行招展招商入行,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會展專業學生是否愿意從事基礎性的招展工作,成為擋在部分會展學生面前的攔路虎。 據分析,會展專業的學生沒有進入會展業工作,主要有“不愿”和“不能”兩個方面。 “不愿”的原因:(1)學生對會展業不感興趣。大多數同學仍然對熱門行業,如會計、金融、法律等比較感興趣,對會展業找不到興趣點,內心難以接受從事會展相關工作,一些同學寧愿跨專業考研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再就業,也不愿從事會展業;(2)會展基層工作的繁瑣。很多同學不選擇會展業基于其屬于服務性行業,新人初入職場需從基層做起,所做工作比較繁瑣、機械化,一些同學無法堅持渡過初期;(3)工資相對較低。當今時代人們的工作壓力、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同學們感到從事會展服務性工作腦力、體力付出與工資不相匹配,無法較好地滿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從而放棄選擇會展業;(4)自身職業規劃較迷茫。較多同學找不到自己的未來方向,加上對會展行業不感興趣以及家長的建議,選擇了相對保守的路,如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證。 而“不能”進入會展業的原因主要是受限于會展的行業特征。隨著中國與世界經貿互動不斷,會展業不斷繁榮發展,在體量和整體規模上都不斷創新高,但是,會展業也面臨著“總量很大,個體較小”的現狀,會展行業的特性導致會展行業中的機構很難形成大規模的組織和機構,很多知名的會展企業員工人數只能達到200多人,導致各名企無法吸收太多的會展業畢業生,而只能疏散到會展業的周邊產業中。
在國內,會展專業的教育已經持續了十多年,所培養的專業人才也多成為業內翹楚,這些學長、學姐前輩們以現身說法,描繪了會展業工作的進階之路,也給應屆畢業生提供參考的依據。 ![]() 賽彤 目前任職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賽彤,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專業,先后從事了海外專業展會組織、海外自主品牌展會策劃組織、境內外非商辦展項目組織等工作,現負責商會境內展會的策劃組織及運營管理。入行近10年,回顧初入職場時的青澀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回想自己經歷過境外參展團員家人出意外突然離世、出發前一天還沒有拿到簽證、機票日期銜接不上在機場著急、展位表演出現安全事故……展覽業務本身龐雜繁復、事無巨細,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學習、不斷犯錯、不斷反思、不斷積累中成長的。每每這種時刻,我都刻意提醒自己:“急”事“緩”辦。事后回顧,往往壓力最大的時候、也是能最大程度激發自己潛力、成長最快的時候。在此分享一個小方法——記工作日志,不僅僅是每個項目完成時寫寫總結,更要在每次犯錯誤是把關于原因和解決方案的反思記錄下來,也算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積累。 從宏觀上講,從事這個行業需要有理想和情懷。要回歸到對行業本身的理解,會展活動的實質是創造面對面交流、有效信息溝通的平臺,用心策劃、不斷精進、用產品經理的心態來運營自己的項目,對企業、對產業、對社會都必將產生積極影響。從業門檻不代表個人努力的方向,應該用更開拓的眼界為自己定位。從微觀來看,商會會給團隊成員以專業、系統、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內部分享等,當你具備一定行業敏感度、了解一些行業運行情況和主營企業情況、掌握一定溝通技巧和話術后,和客戶溝通就變得更立體、更輕松。在商會工作,我們更鼓勵深入行業、做行業專家,而不是把招展招商簡單理解為打電話;經過幾年歷練,從一張白紙的實習生到獨立做項目的經理,這樣的案例在商會有很多。 另外,在學習方面,會展人的學習之路永無止境。建議不要局限在本專業、局限在在校期間,會展行業確實更需要復合型人才,項目管理、公文寫作、外語等能力,都是邊用邊學邊練,書到用時方恨少。此外,隨著業務發展和個人職業 發展,策劃和運營不同的項目,也要求會展人具備快 速學習行業知識、不斷深挖行業資源的技能。綜上,明確學什么、掌握怎么學、學會怎么用才是會展專業人才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 我畢業以后一直在會展行業,第一份工作是一個國企會展公司,工作了5年,后進入大新華會展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今年已經是第7年了,現任大新華會展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大新華整合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主要負責大新華整合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的管理和運營相關工作。本崗位工作充滿挑戰,既要去面對客戶,進行銷售和大項目管控,又要處理招聘、薪酬等內部管理工作,這些挑戰讓我感到興奮,也促進我不斷努力向前。 初入職場的困難是忽然發現在校所學更多是基礎知識和理論,而實際工作更注重經驗和能力。而會展行業是一個需要大量經驗和實踐積累的行業,所以剛入行時有一段時間會有些迷茫。幸好,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領導,他作為我的老師教會了很多,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融會貫通,把自己專業所學和日常工作結合了起來,也就自然戰勝困難了。 我本人在實習階段也從事過電話招展的工作,確實會經常被拒絕。但當時我認為這是對我一種歷練,是了解這個行業的好機會,所以并不認為這是個多么不好的工作。工作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從事哪個行業都要為其他人提供服務,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才會被認可。因此我認為選定這個專業,就要了解透徹這個行業,這樣才有發言權,才有機會獲得職業成功。 本科是基礎教育,不是職業教育。會展行業是個比較寬泛的行業,涉及到會議、展覽,活動等各個方面。我個人認為在校學習的會展基礎知識,還有會展英語等知識在日后的工作中還是很有用的。對用人單位而言,一個會展專業的優秀畢業生會比非會展專業的畢業生更容易上手,更快地成長為合格的業務人員。 如果要在會展行業發展,不建議出國留學,而應該盡早加入行業內大公司去歷練。至于考研究生則因人而異,行業本身對學歷要求并不特別高,如果想要深造自然是可以,碩士學位有時候在某些公司會有用。但一般公司都是更注重實際工作能力和經驗而非學歷。會展行業是國家支持和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近年來非常重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會展業的前景還是明朗的,比較有希望的。在校期間加強應用文寫作能力,加強辦公軟件的使用能力,尤其是WORD,EXCEL,PPT,學會做出漂亮的文檔,具有深度編輯和美化文檔的能力。加強溝通協調與組織能力的培養,學好英語,對以后就業和實操會有比較積極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