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體驗 | 會展業與互聯網如何深度融合,才能讓各方從中受益?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7-04 11:10來源:會展經濟學 在如今的這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不斷涌現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每天我們的生活也在隨之發生改變,對我們會展人來說現在也許是最好的時代,因為這些改變已對會展業帶來了一場革命性的顛覆。
展會的旺季一般在每年的3,4,5,6,9,10,11月份,余下的5個月左右時間就成為了展會的淡季,所以我們聰明的會展人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在網上建立了虛擬展會或線上展會,把主辦方、參展方、專業觀眾和展會服務商整合到同一個線上平臺,而且各方都能從中受益。從時間的角度這類展會的優勢在于可以做到全年無休,永不落幕;而從地域的范疇來說,線上展會可以輻射并觸及全球的客戶群體。
對于會展主辦單位來說,只需要建立服務器,并安排員工做好線上的定期維護和接受咨詢服務就可以,成本非常低,是線下實體展會的有力補充,提升了線下實體展會的運營效率;而對于參展商和觀眾來說,節約了時間和往返出差的費用,方便快捷地獲取展會信息,并可選擇與自己感興趣的客商即時線上溝通,同時得到主辦單位的線上各類咨詢服務。而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將借助AR及VR技術將線上虛擬展會的體現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種良好的體驗感將讓各方溝通的感覺變得更加真實。
對于參展商而言,除了在實體展會上展示及面對面溝通以外,展后還可以在線上展會發布展品圖片和信息,并配參展的照片,讓沒有來到展會現場的觀眾也可以及時了解到參展商的信息。主辦方通過線上展會的網絡點擊量,科學地分析出自己客戶的獨特偏好,以實現目標管理的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通過邀約系統配合人工服務邀請專業觀眾參展,所以大數據的功能得以實際應用。 在展會現場利用物聯網技術形成大數據,可以更好地為各方提供現場服務。例如當某些出入口客流增大到要飽合時,為了安全起見,主辦單位可以適當進行人為疏導,將部分人流引導到其他的出入口區域。當某些展商的展臺出現觀眾人流稀少時,通過適時引導也可以讓部分有針對性的觀眾到該展臺上進行參觀。展后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個性化分析,參展商可以知曉這次展會的各時段在自己展臺的人流分布情況,以此量化了對參展效果的評判。
如今互聯網已在展覽各環節全面應用,比如展會官網,郵箱,線上支付,網上聊天,APP,二維碼、微信等,而將來互聯網與展會的結合也將越來越緊密。互聯網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實體展會的運營效率,而實體展會中的實物展示與面對面交流的環節是虛擬展會無法取代的。因為人們只有在實體展會中面對面的溝通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彼此的情感交流,由此了解對方并取得彼此的信任,因為誰也不會與自己不了解的人談生意吧。
所以請記住,互聯網是為實體會展提供服務的,而我們會展人,此時此刻應該有著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擁抱這個新時代,并且要有前瞻性,考慮這些新技術如何與會展相結合,也就是讓參展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展會,讓觀眾更好地與參展商配對,讓主辦方提供更好的展會服務,形成從點到面,從線到網的格局,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與展會的深度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