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本質,及其在展覽中的重要性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7-05 10:56來源:會展經濟學 展覽和會議既是會展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信息整合與分享的平臺。 成功的會議,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內容,也應有緊扣時代的信息與技術,與展覽資源緊密整合。 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會展平臺的信息是外溢的,對于推動行業發展十分有益。 如果你是一個會展主辦方,不管是為了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你肯定期望能夠通過舉辦會議提升展覽的影響力。如果你辦的會議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比如說交流行業發展動態、傳播前沿技術、介紹新產品,你邀請的人肯定是不愿意再參加的。同時會展主辦方需要有到位的宣傳和服務。 如果你參加一個會議,也應該想了解是否有吸引人的主題,哪些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家或政府官員參加。不能光看這個會議的宣傳,更應該看這個會議的本質,所以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自己親身去體驗嘗試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舉辦一次成功的會議,需要主辦方充分調動參會人員的積極性。從會議的本質來看,不僅需要有豐富多彩的會議內容,也應有緊扣時代的信息與技術,與展覽資源緊密整合。 豐富多彩的內容包含有價值、能解決行業發展熱點和難點的具體方法及案例。緊扣時代的信息與技術包含具有前瞻性地剖析行業宏觀發展脈絡及趨勢。 請記住,這些內容都不能脫離現實和行業發展的特點,要將其與展會題材緊密結合在一起,否則以展帶會或以會帶展的說法就不成立了。展覽和會議兩者應該是并重的。 那么如何讓會議更接近其本質,讓會議更真實呢?作為主辦方,應該制定一個吸引眼球的會議主題,會議討論的主題是行業的熱點問題,具有廣泛的傳播功能,這種傳播性可以吸引大量的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到訪。 例如2018年8月10-11日,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會展會獎產業交易會組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會展(會獎)產業交易會(CEIF 2018)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其中的主題論壇就緊密關注和捕捉了會展產業如:資本當下的會展并購、場景時代下的會展新體驗、中小型場館的發展新思維、超大型場館的資源整合與創新經營、綠色會展品牌的構建等熱點、難點及痛點問題。 任何會議都有拓展展覽的功能,展覽想辦好,都離不開會議的支撐。會展業發展到今天,通過會議,協助展會進行招展和招商成為了極其普遍的現象。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會展平臺的信息是外溢的,不僅是展覽需要我們的會展主辦方要有全球視野,對于會議,也需要主辦方提前做好策劃和組織,兩者齊頭并進,對于推動行業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會議,需要專業的細分,不同的會議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會議按其性質一般可分為研討會、交流會、論壇以及產品發布會這四類主要形式。主辦方需要憑借其專業能力,對會議進行細分,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會議形式。 研討會是指主題更偏理論性,對于行業發展熱點問題各演講者獻計獻策,并同與會聽眾討論,總結行業的發展特點,預測行業的發展趨勢,往往是具有前瞻性,啟發性的討論。對于與會者來說,參加研討會主要是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相關行業的研究機構等,可以讓與會者的思路得到升華,開闊行業視野,認識行業的重量極專家。 交流會不同于研討會,更偏實用性,對于行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操作方法的探討,營銷方式的交流等。主講者大多是企業的領導或技術高管,與會聽眾主要是技術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交流會與企業日常的操作緊密銜接,往往有新穎、實用的成功案例分享。 論壇是指以業內專家或學者為主的會議,以促進交流與合作為目的。如果論壇的嘉賓層次足夠高,影響力足夠大,論壇是能夠很好地起到協助展會招展、招商功能的,因為其探討的行業熱點問題可以幫助業內的企業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可以促進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相識,為彼此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合作交易平臺。 產品發布會的主辦者可以是參展商,為了向市場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在展覽期間舉辦以提升新產品的關注度及附加值。與會者中包含事先邀請的新聞媒體記者,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潛在客戶,技術人員,當然可能也有同行的競爭對手參加。高水準的產品發布會,離不開精心的策劃,現場的互動以及事后的答謝。 關于會議,其實暴露了眾多會展主辦方的問題,沒有專業的細分能力,靠表面上華麗的主題或嘩眾取寵的宣傳吸引與會者,而當與會者到現場后卻發現實際效果與其宣傳完全不一樣。看不到什么重量級嘉賓,討論的主題既遠離現實,又毫無價值。如果會議都做成這樣,可能就徹底完了。這其實也反映了部分企業家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