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展中的大銷售思維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7-20 14:17來源:中國會展 大會展時代來臨之際,活動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的盤中餐,更有不少巨頭企業在內部特設活動部門,將活動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之一。大會展的迭代升級使得會、展、節、演、賽不再是會展行業的獨有名詞,更是推動各行各業品牌塑造、營銷推廣的最佳途徑。 鑒于大會展表現形式之多、客戶覆蓋之廣、行業跨度之大,場館方可嘗試打破傳統的銷售協作方式,從大渠道、大數據、大資源三方面著手,構建適宜大會展市場的大銷售體系,提升場館大客戶開發與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全業務梳理大渠道 會展業與區域產業密不可分,與各行各業互通互聯。一如筆者在上篇專欄中提到,場館作為多產業聚集的平臺,有先天的行業敏感度,更需洞悉目標企業動向。場館可采用行業細分的方式,劃分多行業銷售小組,更好地挖掘行業訴求。在銷售團隊的組織架構確立后,構建擁有大視野的國際化銷售人才梯隊將有助于新市場的開發拓展。除在銷售部門內部建立Call Center(預定服務中心)招展引會外,場館方亦可借力社交媒介促進業務的探索開發:一方面,場館可持續更新新聞動態、活動資訊,增強自身活躍度、吸引受眾聚焦;另一方面,場館可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系,或可使用Re-marketing(再營銷)服務,在微博、微信等界面有針對性地向用戶推送,進一步增強曝光度。 全流程聚合大數據 場館作為線下大流量聚集地,實則具有極大容量的數據。如何將數據大轉換為大數據?筆者認為可沿兩個途徑開發。其一,細化自有數據庫。場館可深化統計每場活動的參會人數、銷售統計、成本管理,通過一會一記錄,一周一統計,一月一分析,半年一匯總,全年大總結進行持續性的長期統計管理。其二,善用高新科技。場館方可自行研發APP,或與運營商展開合作,以用戶思維為基礎刻畫客戶畫像,長此以往更新用戶庫、累計數據價值將有利于提升客戶體驗。 那么,數據庫中的忠實客戶比例該如何測量?NPS Score(凈推薦值)是選擇之一,場館方可在對客戶、觀眾的回訪過程中,了解其向他人推薦場館的可能性指數(從0到10打分,10為非常推薦,0為非常不推薦,將推薦者(9分-10分)占比減去貶損者(0分-6分)占比即是凈推薦值),從而找準痛點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提升服務質量,逐步提升客戶忠誠度,將更多潛在的準客戶培養與轉化。 全方位融匯大資源 資源是產品的有機組合,也是產品的有機延伸,通過多元化的資源配制和核心化的產品競爭力,能夠有效地提高產品結構和收益結構,同時提供產業集群競爭力。場館需要整合自身多元業態、實現大渠道、大數據的有機組合,從而提升大資源的包容性與競爭力。為擴展資源容量,國際化市場拓展不可忽視。場館方應積極在爭辦國際會議的IOC、PCO、LOC與場館的命運共同體中,注重多方情感維護,關注Key Person(關鍵人物)的服務體驗。積極爭取ICCA、UFI、UIA等國際組織認證,擴大現有銷售渠道,深入國際企業需求,將有利于提升場館的國際知名度。同時,場館是否有海關駐場是衡量其能否達到國際化標準的重要因素。通過海關駐場而建立雙向交流機制,將有助于為活動提供綠色通道,有效提升場館競爭實力。 以新場景、新內容、新玩法入門,集聚大渠道、大數據與大資源,實現大會展背景下的大銷售思維指日可待。 下一篇會議的力量
|
|